网站升级中

 
  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 
     
    首页 >  聚焦 > 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 > 正文
贾樟柯:大片不能忘却电影的社会责任
发布时间: 2009-12-21   来源:网友柠檬投稿 
上一页 1 2 下一页  

 

 

记:你怎么看待电影的文化属性和市场属性?

贾:我认为,电影首先是个文化事业,只不过同时又具有产业的特点。评价一部电影,不能完全以金钱为标准。当然,作为投资方关注票房是应该的,但作为政府和社会大众,则更应该关注电影的文化品质和教育意义。一个法国电影制片人曾疑惑地对我说:“我从没看到一个国家对电影的评价直指电影工业,所有的人都在讨论票房、投入。”评价电影,应该是对文化内涵本身的谈论,这是它作为一个公共话题存在的理由,至于背后的产业运作,只应该出现在产业报告里,而不应该大面积地出现在公共话题里。许多人不关心电影本身的内涵多么贫乏,而只关心它的票房,它首映时的规模,我觉得中国电影必须改变这种气氛。不能以票房为由,削弱中国电影的文化教育内涵。光有票房,没有文化的责任和教育的担当,无法光大中国电影。

记:这几年一些“大片”虽然口碑不是很好,却能赢得巨额票房,你怎么看这种现象?

贾:原因很复杂。除综合运作各种公共资源、大力造势外,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,那就是一些导演利用他们曾经的成就和影响力,对观众形成了带有惯性的影响,让大家形成了一种观念,那就是看电影就是看热闹。尽管有不少人表示失望,可没看过的人还是要去看看那个被媒体炒来炒去的电影什么样。由于铺天盖地的宣传,在一段时间内,一部电影会成为社会焦点,甚至形成一种时尚。就像有人说的,你第二天到单位上班,如果说你没看,有人就会说你不时尚等等。从这个层面来说,我认为这些电影的运作方式,已经使得我们的公共生活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。

应该形成一个公平有序的电影市场

记:你理想中的电影市场是什么样的?

贾:还是应该多元化。应该让观众看到更多的电影,有更多的选择。但现在这方面的情况却不容乐观。以我的《三峡好人》为例,这部电影投资600万元,目前在国外发行了41个国家,收回的资金折合国内票房1.2亿元。但在国内,票房目前只有200万元,主要来自去年12月14日前一个礼拜点映的收入。从《满城尽带黄金甲》上映后,《三峡好人》的银幕时空就全部没有了,被全线下片。在北京,目前只有中关村新开的一家影院,一天还有一两场。

记:你认为怎样才能改变目前这种状况?

贾:首先,应该为电影的百花齐放创造公平、有序的竞争环境,有关部门应该退出背后的营销帮助,不能让一部电影占据所有的时间空间,占用所有的跑道,挤压其他电影的生存空间。其次,必须对中国电影过于拜金、泛娱乐化的倾向进行反思。以前其实我是挺柔和的,就干自己的事情,但是现在我不能不发表自己的观点。我担心,中国电影如果始终笼罩在拜金和为娱乐而娱乐的氛围中,文化层面的东西就不可能凸显。这样的中国电影,是不可能引起世界的关注和尊敬的。  

责任编辑: 畅言网
上一页 1 2 下一页  
评论
昵称: 
RCC关系网

都市实践

CCDI

五合国际

筑博设计

易兰

维思平

 
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免责声明 | 广告服务 | 给我留言 | 在线投稿
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
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 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
E-mail: editor@archcy.com 电话:86 10 56064666 传真:86 10 63107850
畅言网微信